现在提到那些从未接受贿赂的清白官员,人们总会不自觉地想到包拯。他以其清正廉洁而闻名,始终不贪图私利,办事果断,为百姓们伸张正义。即便时光荏苒,包拯在民间的威望依旧高涨,众人对他的信仰甚至将其视作神灵,认为他是奎星的化身。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,能够坚持做一位清官实在是不易。
在清朝历史上,有一位名为孙嘉淦的清官,他在任职期间十分廉洁,心系国家和百姓。然而,当他即将退休、归乡之际,他却让马车装载了几箱砖块,似乎背后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。
孙嘉淦身处一个腐败的社会,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操守,他用自己的一生深刻诠释了清廉的真正意义。出生于贫寒家庭的他,早已明白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。为了前途能够有所作为,他勤奋学习,最终考中了进士,顺利步入仕途。在他做官时恰逢雍正皇帝的统治,那个时代的皇帝非常厌恶那些不听话的官员。与其他官员相比,孙嘉淦坦率直言,总是说出自己的真实看法,使得雍正十分不快。忠言逆耳,这种情况显然是极为常见的。
展开剩余62%但是,孙嘉淦并不惧怕皇帝,向来不进行谎报,这也让雍正有些恼羞成怒。意识到自己常常让皇帝不满,他主动请罪,承认工作失职,愿意接受惩罚。皇帝因此更加愤怒,甚至有了杀他的念头,但细想之后,认为这样做不妥。尽管孙嘉淦性格直率,但他为人正直,十分能够清廉,金钱于他毫无吸引力。经过反复权衡,雍正决定将他调至户部任职。
果然,孙嘉淦在户部的工作表现得非常出色,从不出现差错,多年来受到了不断的升迁,最终晋升至礼部侍郎。皇帝欣赏他这种刚直不阿的品格,因此不时赐予他更多的官职,最终孙嘉淦成为了一品大员。然而,这位清白公正的官员却藏有一个秘密——因为他常常为民众着想,从未贪取百姓的一分钱,导致手中无任何财富。岁月渐渐流逝,他也渐渐老去,准备退休归乡,但却心存顾虑,害怕别人会嘲笑他。
原来,孙嘉淦的清白与忠诚意味着他在官场上没有积累任何金银财宝,这使得他看起来十分贫困。他想象着,如果回家时一无所有,将会成为众人嘲讽的对象,而想起那些其他官员在归乡时携带的金银珠宝,他的心中充满了愧疚。为了避免给自己和朝廷带来不名誉的形象,他便找来数个大箱子,填满砖头,以此假装装载着金银细软,满怀欣喜地准备返回故乡。
然而这件事却被乾隆皇帝知晓,皇帝误以为他贪得无厌,便派人翻找他的家,结果却发现箱子里装的全是砖块,孙嘉淦依旧是那个一无所有的人。乾隆皇帝十分感动,认为他的清白与忠诚实在值得嘉奖,于是将砖头取走,命令用银子替代,这算是对他多年来为朝廷和百姓做出贡献的一种奖励。
发布于:天津市